帝王礼遇 牛年将即 重磅问世
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 故宫建院95周年
由景德镇官窑陶瓷研究中心全程监制大 师督造
只为给您呈现最 好的一面
是中华瓷器史上的又一巅 峰之作!
·产品参数·
品名: 《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
材貭:景德镇瓷器
工艺:釉上800度烧制
尺寸:《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瓶高40.2cm,口径19.2cm,足径21cm
·创作寓意·
1. 此款故宫瓷王--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套粉彩镂空套瓶瓶口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圈足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
2. 小瓶白釉地上饰粉彩。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12个开光,上下相对。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
3. 肩部开光内篆书地支名。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一部活动年历。寓意“循环如意,辅辏连绵”是一件既美观又实用的珍品。
4. 瓶腹部饰黄地轧道的缠枝花纹,并镂空出4组四季园景开光景窗,春季菊花、夏季牡丹、秋季石榴花、冬季梅花、
5. 透过景窗可以看到套瓶上的婴戏图,(婴戏图是一种最生动、最活跃、最普遍、最实在的民族文化生活现象),童子们或骑马、或打太极旗、或持伞盖、或击鼓、或打灯笼,千姿百态,场面十分热闹。寄托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追求和向往,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民俗风情的方方面面。
6. 瓶内施松石绿釉。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产品颜色以及造型·
1. 乾隆期为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期。一方面是由于乾隆对瓷器的制作非常重视,对部分彩瓷器物的用途、形状、纹饰常有御旨,制作前需进呈画样或木样,审定后方可烧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清宫派驻景德镇的督陶官唐英,他一方面完成皇帝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又注意吸收西洋的工艺美术,创造了许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
2. 转心瓶就是乾隆时期这一潮流之下的产物。乾隆时期的转心套瓶均为乾隆初期督窑官唐英供奉皇帝观赏的独出心裁之作,存世十分稀少。御窑厂曾经先后烧造数件可以旋转的瓷瓶,心思技艺均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由于转心瓶工艺复杂,烧造难度极 大,不仅要求内外瓶的设计尺寸要适度,同时瓶体各部分若有毫厘之差就会前功尽弃,它的制作充分体现出其精 湛的工艺水准,是清三朝粉彩瓷器具有代表性的一件国宝级珍品。
3. 转心瓶,又称「旋转瓶」、「套环瓶」,瓷瓶多镂空开光,意为从中窥探内瓶绘饰,以达观有限而意无穷之妙。作为帝王专用赏玩之物,御用级别甚高,御窑竭尽巧思,力求出新,鲜见相类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道:「……乾隆一朝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转心瓶画工精细,工艺复杂,充分展示了中国制瓷技术的巅 峰水平。9. 此瓶的口、颈部位皆能转动,尤其是颈、肩部开光对合组成一部万年历。瓶体须三部分分别烧绘,在工艺过程中,各部位的收缩比例要控制好,避免在组装、粘接、补彩后出现纰漏。这件陈设器是乾隆八年(1743年)后特制的新式品种。因唐英奏折称乾隆八年“工匠人等以开春正当甲子万年之始”,“复敬谨造得万年甲子笔筒一对,循环如意,蝠辏连绵”。由此可知,此件万年甲子镂空转心瓶亦当是乾隆八年制品。
·大 师亲制 ·
【大 师简介】
制胎大 师——王智发,男,1977年出生。“江西省技术能手”、“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利坯(琢器)传承人”、 “江西省高级技师”、“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
1992年来景学习手工利坯技艺,从事陶瓷技艺利坯工作26年,对利坯的各项技艺娴熟于心,能熟练地利岀各种各样的器型坯体。其手工利坯作品,器型工整,融传统与创新理念为一体,极富艺术美感,受到很多大 师赏识并购买进行工艺美术绘画创作,培养了数十名利坯工艺传人,专业学员遍布院校、陶吧、各个窑口。
绘画大 师——周棋稳,男,1969年出生,景德镇人,传统陶瓷复刻师。从事陶瓷事业至今已有30余年。景德镇陶瓷艺术大 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